山東青州,可能是全國書畫展最多的城市。2014年,這個濰坊市下轄的縣級市一共舉行了314場畫展,均由畫廊自發舉辦,最多的一個周末辦了9場展覽。
在這個只有90萬人口的小城,有765家畫廊、1.5萬名從業人員。2013年,青州書畫市場的交易額達到100億元人民幣。
作為中國最大的書畫市場之一,青州的文化產業積累通常被總結為:畫廊市場和聚合購買力。
“青州是書畫市場的一個風向標,甚至能夠左右中國當代書畫的價格。”青州市文廣局黨委副書記高琳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以前講‘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現在早已不提,文化就是主角。”
為什么要去青州辦畫展
《尚書》里說的古“九州”之一青州,在清代以前一度是北方文化中心,“家家寫字,戶戶畫竹”,民間藏家也不少。
“以前書畫不值錢的時候,民間就有很多人收藏。有的人月工資才四五十元,就能一次拿出七八十元去買畫。”高琳說,青州流傳一個出租車司機求畫的故事:他載了一位仰慕已久的畫家,不僅免收車費,還拿出6000元追到畫家家里買了一幅作品。
上世紀80年代末,藝術市場興起,全國開始形成四個書畫中心:山東青州、甘肅天水、河南周口、廣東肇慶。
相比其他三地的區域中心角色,青州市場輻射全國。但它成為全國書畫集散地還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當地畫廊業的興起。
“當時的畫廊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藝術品代理商,都是兼營書畫。運作方式也很簡單,以開筆會為主,邀請各大畫家來青州寫生,送一點土特產、畫一些傳統水墨作品。”青州寶灜齋畫廊店主唐樹良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交易大多在朋友之間進行,“那時中央美院教授的一幅畫,最多也不過幾百元。”唐樹良說。
這位60歲的店主在上世紀80年代就涉足書畫收藏,是青州較早的藏家和畫廊主之一。
1998年,他開了一家“大眾集郵社”,兼營書畫,“剛開始大都在家里收藏,由少到多,由收藏到拿出來交易。后來就開了一家畫廊,開始經營。”
唐樹良選中幾名畫家,“做十年八年,這叫以畫養畫”,代表了早期入行者的普遍經營模式。“有的是快出快進;有的專門與書畫家打交道,提前預訂作品,等作品出來升值了再出售;還有的專門給書畫家做展覽,賺幾幅作品或提成;也有的專門跑拍賣會,既送作品參拍也買入,以此營銷周轉。”
2002年,唐樹良聯合幾家畫廊辦了一個網站,目前網絡和實體店銷量大約各半,“有的老顧客甚至把錢打來后,再給他寄畫。因為青州市場幾乎沒有假貨,在全國沒有可比的。”唐樹良認為,這與口碑有關,“我們的行規是,一個月內無條件退貨。”
青州書畫以當代水墨畫為主,有人批評其內容過于單一。“90年代初期,許多知名書畫家進入青州,留下了大量作品,奠定了貨源基礎。另一方面,近現代作品沒法鑒定真假,而且鑒定家的權威沒樹立起來。”唐樹良說,“現在也有一些人玩近現代作品,資金大了,品味也在轉型。”
2005年,青州畫廊井噴,從30家增加到60家。全國各地的畫商也涌入青州。今天的一些大腕,如劉大為、史國良、陳平等,都是從青州走向全國的。后來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行規”:辦書畫展去青州。
借力金融
高潮過后卻是沉寂。2006年,青州畫廊界陷入低迷,高價買進的東西無法出手,造成了一定的恐慌。資金成了制約青州書畫的一大難題。
青州畫廊協會由此成立,出面擔保、散戶聯保,獲得青州農商銀行近7000萬元貸款。
2009年,濰坊銀行率先在全國推出藝術品質押業務。其間比較慎重,走走停停,2013年開始真正放量。青州畫廊協會2010年開始與濰坊銀行合作,嘗試“藝術品抵押”的金融模式。
畫廊協會先做市場調查,對各個畫廊的需求量、償還能力、業務能力、發展水平做綜合考察,以平衡資金安全和畫廊利益。
銀行方面則采用“預收購人機制”——找行家定價,而且必須找好下家,簽訂預購合約,一旦借款人違約,合約自動生效。
據青州畫廊協會統計,青州畫廊每年貸款額度約2.5億元,“從35萬元到400萬元不等。3家及3家以上畫廊可以聯合貸款,上限是400萬元。”青州畫廊協會會長左景岳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2013年,濰坊銀行成立文化金融事業部。這年,濰坊銀行向青州畫廊貸款1.2億元,單筆最大貸款有1500萬元。
在金融助力下,青州書畫市場再次迎來一個高潮。2010年,青州建成投資7億元的“宋城”,它是個旅游綜合體,也是青州最大的書畫市場。
“宋城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平臺,吸引了江蘇、浙江、遼寧等省份和淄博、煙臺等省內地方的經營者,開始產生聚合效應。”高琳介紹,“全國書畫看山東,山東書畫看青州”的口號就是這時叫響的。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山東近年來的藝術金融創新,可能發生金融風險。尤其是2005年以后,青州的畫廊有一部分靠貸款經營,面臨還貸壓力。
青州藝泉堂畫廊店主魯清汶對此很樂觀,“他們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青州藝術品市場發展幾十年了,很多畫廊里的一線藝術家作品都是早期拿到的,價格很低。就算市場再低迷,也不會縮到當年的買入價。所以對銀行的貸款負荷沒有傳說中的那么重。”
進入“調整期”
在畫廊業興起的同時,青州的情況是二級拍賣市場發展滯后。
2006年市場低迷時,很多畫作急需出售。魯清汶與拍賣公司曾組織了一場拍賣,征集過程非常艱難,“他們的作品都是辛辛苦苦得來的,一下子讓簽個合同交給拍賣公司,什么時間拍都不知道,他們都會問可靠嗎?”
2006~2009年,通過拍賣青州畫廊回籠了很大一部分資金。而現在,拍賣公司的觸角也開始伸到畫廊的地盤——直接與畫家聯系。
“按理,拍賣公司應從收藏家手里征集作品。現在相當于二級市場做了一級市場的事。在國外,畫家是不會與拍賣公司聯系的,覺得是一個恥辱。”唐樹良說。
從2011年下半年起,幾乎所有業內人士都在感嘆,書畫業的冬天再次來臨。但魯清汶認為,這是市場的正常調整,不是低迷。“作為投機或者雅賄的那些所謂‘好市場’,今后是不會再有了。”
在唐樹良看來,這是好事,“收藏投資多了,才是朝著正常的方向發展。”
但是對于青州的700多家畫廊,“可能有點過剩,也很正常,因為即使不開畫廊,他也在家里玩畫,青州很多人都這樣。”唐樹良說。
不過,青州作為一個縣級市,沒有央企,沒有礦產和知名景點,做大、做強書畫產業,是政府和民間都十分期盼的事情。相關規劃的定位是: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
另一個稍近的目標已經達到:2014年青州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畫)之鄉”。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助理劉結成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青州書畫市場發展很快,但依然比較初級。“沒有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比如版權衍生品的開發,這一塊大有可為,青州目前還沒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