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成為一個重要的國策。中國共產黨在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并專門召開了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2016年7月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政府也在全面加速推行城鎮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1、按照以前城市建設的經驗和標準去規劃建設鄉村,導致鄉土文化流失;2、注重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對產業發展重視不夠;3、對文化的梳理和傳承重視不夠,導致鄉村文化斷層。
近幾年來,在對全國幾百個鄉鎮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村鎮資源豐富、文化特色明顯,結合給地方政府的品牌形象策劃和文化產業規劃的思考,參考日本“文創造鎮”和臺灣“社區營造”的經驗,可以采用“文創興鎮”的方式對這些文化資源型特色鄉鎮進行整體改造。
1個核心:以文化為核心
曾經我們以大拆大建的方式,把很多城市的文脈破壞,未來希望不要把這種城市的開發方式移植到農村,去破壞在農村我們還一息尚存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其本質就是要求農村的發展要以文化為核心。
以文化為核心,是要明確特色城鎮的文化定位。是在綜合考慮現有文化資源、文化和社會發展趨勢、地域社會經濟狀況、市場競爭狀況、標桿區域發展等因素的基礎上明確城鎮未來發展的核心。
以文化為核心,就是以“文化+”的理念,對其文脈進行梳理、傳承和保護,在保持小鎮的風貌、風俗的基礎上,以特色小鎮的建筑、歷史、人文和生活樣式為核心進行統籌規劃和發展,發展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新產業,重塑新文化,建設新城鎮。
2個指導思想:傳承與創新
在“文創興鎮”過程中關鍵要處理好“特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對地域文化進行全面梳理后,明確哪些文化資源需要傳承和保護,哪些可以創新和發展。
在傳承和保護上,一方面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重要是生活樣式的傳承和保護,留住鄉愁,另外也要思考怎么創新性的傳承和保護,從而與現在和未來的生活方式相適應。
在創新和發展上,主要思考用新的技術、新的設計理念、新的思維方式去創新文化產品、拓展產業空間,增強鄉情,為城鎮化注入持久性的活力。
“3+”發展原則:創意+旅游;品牌+產業;平臺+生態
1、創意+旅游。地方很多特色文化資源之所以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文化的力量,沒有用創意設計的手段做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所以需要通過對文化的深度挖掘,并以此為核心展開創意營造獨特氛圍,打造生活場景,傳播生活樣式,吸引游客。
2、品牌+產業。產業是城鎮化發展的基礎,光做好穿衣戴帽的工作不能持續性發展。但是在做產業規劃的同時,也要做好城鎮的品牌形象規劃,把品牌形象與產業發展作為是文化的一體兩面來抓。對外表現為品牌形象,對內表現為項目落地、產業選擇和生活樣式。所以在做文創興鎮時需要能打通品牌和產業,兩者一致協調發展。比如我做的長春高新區“登高致新,領航未來”的城市形象與其云數據、動漫游戲、生物科技、光電子等產業相協調,什邡“禪意生活盡在什邡”的城市形象與她的書法藝術、休閑度假、宗教禪修、鄉村建設等產業相一致,這樣產業成為其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撐,并相互促進。
3、平臺+生態。一個特色小鎮就是一種文化發展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聚集國內外的優秀人才,讓地方人才與國內外一流人才在同一個平臺溝通交流,形成產業生態,為地方發展服務。這里的生態除了包括產業生態環境這個含義之外,當然也包括自然環境生態。
“4好”發展要點
1、做好整體規劃。好的規劃會讓小鎮發展事半功倍。文創興鎮就是以“打造一種生活樣式,傳播一種生活理念”的理念來規劃,面向未來,統籌道路交通、鄉村改造、產業發展、鄉風文明、文化旅游、便民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
2、做好節慶展會。好的節會能有效培養文化,聚集人才,提升人氣。要結合地方文化資源,整合多方力量,充分發揮市場效應,規劃設計針對不同人群,在不同季節的節會,滿足其眼耳鼻舌身意等方面的體驗。
3、做好參與互動。有原居民生活和參與的小鎮才有生命力和吸引人。居民參與是持續良性發展的保障,通過活態的展示,讓消費者在體驗和互動中,逐步接受和認同這種生活樣式。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眼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完全依賴原住民也很難做出品牌,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培訓、指導和規范化管理。
4、做好區域聯動。不管是從游客旅游成本的角度還是從產業發展規律的角度,如果能連點成片,錯位發展,相互借力,都能極大提升文創小鎮的競爭力。我們規劃的薛家灣“百里長川西口文化長廊”和寶雞市“百里畫廊”都是這樣的例子。
“5寶”開發步驟
1、挖寶。文創興鎮首先要找出文化核心,因此要對村鎮文化資源進行梳理、評估,選出重點和特色文化資源。這些文化資源包括:自然資源、英雄人物、典故傳奇、特色手工藝(技藝)、節慶民俗、特色動植物、歷史建筑等。要說明的是,要跳出區域看文化,站在產業角度看發展,否則很多非常重要和特色的文化會被習以為常的當地人所忽視。就如臺灣桃米社區找出青蛙,白米社區找出木屐特色,我們在張家口蔚縣挖出打鐵花等民俗特色。
2、惜寶。對挖出的寶物要珍惜,在內部人員獲得一致認同。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把玩”,邀請更多的專家領導來論證,全面梳理其文化品牌特色,找出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同時做好相關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為后期的發展奠定基礎。
3、展寶。圍繞重點文化資源,進行創意設計和開發,形成可供消費和體驗的特色文化產品,打造產品體系和產業鏈。這個過程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去還原一些不好展示和還原的文化,增加體驗性和趣味性。
4、宣寶。一些特色小鎮在規劃過程中忽略了針對性的品牌宣傳策劃,導致外部知名度不高。在這個過程中,重點是做好傳播內容和渠道的整合工作,充分利用和平衡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力量。如蔚縣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優勢,在春節期間在北京公交上主推“到蔚縣過大年”車身廣告,就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再在新媒體增強互動性和趣味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創寶。根據運行情況及時對服務、管理和運營進行優化,不斷提升和更新服務和產品,加速迭代升級。跳脫出文化資源的傳統意象,在文化層面上進行提升,從而形成更多的文化產品,湊而構建產業生態。如臺灣桃米社區,從青蛙這一具體特色,創意出自然生態音樂,再到組建社區交響樂團。這一過程,是從文化到人才和人文生態的升華。
文創興鎮,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的管理者們具有鉆石般的心態去堅持,需要開放的心態去吸納融合,需要創新的精神去與時俱進。文創興鎮,是對特色文化資源定制化研究、系統性策劃、針對性開發的過程,很多需要個性化的創意。而本文只是結合個人在文創興鎮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思考對共性內容的總結,難免有些偏頗,如果您有一些實際的案例,歡迎一起探討。
(原載于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